第14期:COLOR ISSUE
本期內容不是為了要告訴讀者「這樣配色好看」,而是希望可以跳出主觀的「美醜」或抽象的「品味」,透過不同面向探索色彩的可能性,在理解表象之下的思維之後,能夠有更多的、豐富的運用與展開。
本期內容不是為了要告訴讀者「這樣配色好看」,而是希望可以跳出主觀的「美醜」或抽象的「品味」,透過不同面向探索色彩的可能性,在理解表象之下的思維之後,能夠有更多的、豐富的運用與展開。
已經賣到絕版的 circle 雜誌第 13 期,為了紀念年初在國際最具指標性的字體設計組織「Type Directors Club,TDC」獲獎,以及回應許多設計同好的期待,circle 決定出版二刷並推出「特別紀念版」,現在正熱烈預購中!
在 2014 年春天創刊的 circle 設計微誌,即將在下個月滿 2 週歲了!這兩年我們獨立發行了 10 期紙本雙月刊、每月在數位平台上發表 2-3 篇文章、每天嚴選2則好設計在臉書與粉絲們分享。但,你了解 circle 嗎?趁著兩週年慶,我們難得分享創作過程,為忠實的讀者及粉絲們「circle 解密」!
地圖有許多不同模式,不同模式間又能相結合演變出新的形式;以地理方位為背景的可視圖,它所呈現的視覺信息之間,必定存在某種空間關係。這一篇,我們就要來介紹一些常見的、以地理位置為背景的可視圖類型與應用。
字體設計依循人文藝術的脈絡發展,因時代、文化背景與設計者不同,也與技術衍變交互影響。印刷術從雕版發展到平版,文字排版從鉛字、照相到數位,閱讀載具從紙本到螢屏,面對今日多元化的媒體介面,有哪些挑戰與變化?在新時代開創的同時,如何延續人文風貌?
以圖表、圖形解析事物,在人類文化發展上已有相當漫長的歷史。圖表常用以描述某物事在不同階段所展現的狀態或流程,也同時展現各階段間的相互影響關係,這次我們要來認識與時間相關的、以及演示事物變遷的可視化實踐。
各行各業都熱衷於研析「大數據」的時代,數據可視化也成為設計師的必要技能之一。原始數據乏味晦澀;而設計師要如何將這些枯燥抽象的數據,透過圖形變化、設計手藝,以便能具體完整表現呢?
佛要金裝、人要衣裝、產品要包裝。線上首次發表實驗作品,激發你的想像空間!
雜誌以其豐富、多樣的呈現方式,讓現在人能於忙碌生活中,即時收穫新知,但其實刊物的編排與設計有其特殊要點,你曾注意過嗎?本篇以料理角度所切入的編輯重點,希望能幫助大家在設計上達到理想的效果。
數位科技的成熟讓電子載體發展出獨特出版模式。在多媒體魔法般的應用中,閱讀可能一一實現:個人化故事、立體場景、聲音鏈結⋯⋯。電子書已然成為設計師展現個人魔法的最佳載體,你躍躍欲試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