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2014 年春天創刊的 circle 設計微誌,即將在下個月滿 2 週歲了!
這兩年我們獨立發行了10期紙本雙月刊、每月在數位平台上發表2-3篇文章、每天嚴選2則好設計在臉書與粉絲們分享。但,我們似乎很少解釋自己,連某日巧遇的圈粉都說:你們非常低調。好的,趁著兩週年慶,久違的紙本刊物也即將重出江湖,我們難得分享創作心情,也為忠實的讀者及粉絲們「circle 解密」!
是誰在背後搞這小圈圈?
以方法原創way2creative具備多年業界經驗的設計師為核心,加上來自四面八方、志同道合的藝術家、設計師、學者們一同參與,從內容企劃、寫作、拍攝、插畫繪製到版面編排設計等,完全原生創作、獨立發行。而在我們一邊孕育 circle 的同時,也持續服務識別系統與書籍設計等商業案客戶。
為什麼要搞這個小圈圈?
除了「做」與「看」設計以外,我們認為設計師及學生們也應該有機會「理解」設計、「思考」設計、「論」設計,對於設計有興趣的大眾,也能懂得如何「欣賞」設計。
在設計被提倡的年代,它隨處可見,各類應用從字體設計、文字編排、CIS、包裝、雜誌刊物、書籍、空間、導引指標,到數位動態與互動設計⋯⋯等,可以說是無所不在,也都蘊含了深奧的內涵,再加上跨領域、跨媒材應用的複雜度,要兼顧理性的思維與感性的表情是十分困難的。國外有許多設計專業雜誌及書籍提供設計師需要的養分,如英國的 eye、美國的 Print 和日本的 Idea 雜誌,反思我們是不是也應根據自己的文化語言需求,有一本中文的平面設計理論刊物?
所以我們創作了circle。
當然 circle 沒那麼偉大(也沒那麼多錢),所以我們從小刊做起,創作一本讓設計專業(狂熱)及學生們「輕鬆閱讀」的刊物,介紹各類應用的專業知識與思維、設計發展的歷史文脈、以及重要設計師的貢獻與啟發等等,內容不僅跨地域也無時效性,可收藏作為設計的參考資料,一步步建立平面設計專業的脈絡。
circle 的內容主題
每一期 circle 會有三個主題。首先,Typography 文字編排是每期的固定單元,主要著重在雙語文字編排的應用,從作者在台灣及美國兩地實際的工作經驗出發,研究漢字與拉丁兩者並存時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,另外,也整理了許多編排上的使用規則,以及字體設計、字體搭配等相關的資訊與讀者分享。
第二篇則是各類應用,如第 1 期的「品牌設計」、第 4 期的「指標系統」、第 6 期的「包裝設計」、第 9 期的「刊物設計」、第10 期的「電子書」⋯⋯;重要的人物介紹則出現過包浩斯的 Moholy Nagy、Herbert Bayer、字體設計師 Petr van Blokland⋯⋯。
我們也喜歡實驗性的嘗試,如跨界應用的「人要衣裝、產品要包裝」(第 9 期)、跨媒材的「紙張的像素」(第 8 期)。
circle 的版面設計
既然是屬於自己的創作,設計上就沒在客氣,有別一般大眾熟悉的日系文青感,整體風格以簡潔的元素、大面積的色塊以及獨家的插畫與攝影做表現,我們根據不同主題展現各式樣的表情,希望能傳達 circle 的獨特個性。
封面設計搭配每期的主題,不計成本的嘗試了特殊材質及印刷技巧,如透明片、打凸、泡泡油墨、燙金等,第 9 期則選擇了可供彩繪的紙材。
內頁的版型雖然有固定的格律架構,但也會根據內容適度調整。理論式的內容較為抽象,閱讀上也有一定的專業深度,例如文字編排的介紹,需要佐以大量的圖示或圖片,以方便讀者抓到重點,因此我們花費許多時間心力在製作這些圖例。另外,為了延續文字編排單元的研究精神,circle 的版面上也是非常重視魔鬼細節的,無論是標符的使用、調和字距、字間距微調(kerning)、甚至是看不到標符內縮的絕對齊頭尾設定,我們也期望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,能夠享受我們的用心。
接下來 circle 想幹嘛?
在嘔心瀝血完成了10 期刊物之後,我們決定將重心轉移至數位平台,希望能讓更多人分享 circle 的內容,但是我們也感受到在網站發表文章,仍然會有長度與設計表現上的限制,為了能發揮紙本的價值、延續設計教育的目的,因此,我們在稍微休息後又開始了紙本的復出計畫,雖然又要面對辛苦的挑戰(內心os:是很蠢的決定),但在這兩週年之際發表仍是別具意義。
2 週年慶祝活動(From_2_),即將陸續推出!
為了感謝所有讀者、圈粉、作者、合作夥伴對於 circle 的支持,我們準備了一連串的活動等大家參與喔!
第一炮,2 週年紀念刊,圈粉獨享線上預購,已經開始!若各位圈粉認同 circle 的努力與堅持,請不要吝嗇支持!
第二炮,2 週年講座 from do to talk ,熱烈報名中!快來聽聽他們怎麼說!
想瞭解 circle 更多,或是有任何建議,也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、交流!
── circlezine
── circle 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