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塑漢字的人文風韻

漢字的人文風韻-cover-2

字體設計依循人文藝術的脈絡發展,因時代、文化背景與設計者不同,也與技術衍變交互影響。印刷術從雕版發展到平版,文字排版從鉛字、照相到數位,閱讀載具從紙本到螢屏,面對今日多元化的媒體介面,有哪些挑戰與變化?在新時代開創的同時,如何延續人文風貌?

一、漢文鉛字:傳遞墨色的立體雕塑

自木雕版印刷術發明後,在中國,宋代的畢昇研發出膠泥材質的活字版印刷術,但由於漢字數量龐大,檢字、排字易發生訛誤、倒錯,活字印刷始終沒有在中國取得市場地位。在歐洲,十五世紀時的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版印刷術後,與《聖經》的大量刊印一同迅速發展,至鉛字印刷的時代,技術已非常成熟,在歐美成為最普遍的印刷技術,並隨著十九世紀傳教士的足跡,傳布至亞洲。當時為了印製中文聖經,最早成功研發出鉛鑄漢字的是美國傳教士姜別利(William Gamble)。1859年,姜別利在中國寧波設計出電鍍字模,先以木頭刻出字胚,再以電鍍翻模,順利突破了小字模糊的技術瓶頸,鑄造出七種不同大小的字級,並解決了中英文混排的問題。

姜別利成立的「美華書館」後來從寧波遷到上海,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現代漢字印刷廠,並奠定了「明朝體」的字體形式。明朝體也就是明體,中國則稱為宋體。明朝體源自楷體,字的結構較細長,重心較高。中國的木雕版原本使用的都是楷體,隨著大量刻板的需求持續增加,楷體也逐漸被簡化,形成筆畫規矩、具有機械感的明朝體。

上海美華書館鑄造的鉛字,為第一批成功商業化的漢文鉛字。此為美華書館開設半世紀後的鉛字字型。

每一個鉛字都是一個獨立的雕塑,將墨色打進紙中。這種印刷方式屬於「間接印刷」,必須透過油墨,才能在紙上呈現出字的形狀。而油墨會累積在鉛字的筆畫間,轉印在紙上時也會有溢墨的現象,因此必須在設計時將橫筆變細,收筆處的小三角形也必須雕鑿得相當尖銳。為解決墨暈過多的問題,鉛字設計了獨特的「墨溝」,用以吸附過多的油墨,並解決筆畫交界處容易過黑的問題。

cover

鉛字字型具有相當特殊的時代感,而這種時代感,則是與油墨轉印的特性相呼應。美華書館的成功,吸引了日本人來到上海學習這門技術,並於返日後,於1929年由寫研(Shaken)及森澤(Morisawa)研發出照相打字的技術,開啟了「照打機」的時代。

二、照相打字:立體到平面的過渡期

鉛字到照相打字,可以視為「從立體到平面」的過程,也是數位化的過渡時期。照打機透過攝影原理,先將鉛字拍照,以沖洗成像的方式產生於膠片上,再透過放大機的鏡頭依需求縮放成不同尺寸的字級,並顯影於相紙上,而後將感光過的相紙切割黏貼置於完稿上,最後再以照相製版。這種做法大大減低了成本,但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只能依原寸放大縮小,無法依據不同尺寸修改相應的設計細節。

cover

鉛字設計的筆畫粗細反差會根據不同尺寸或使用範圍而變化,使用於較小字級的內文字與使用於較大字級的標題字,兩者的筆畫設定是不一樣的,會根據不同情境調整最佳的視覺表現。

cover

照相打字以一組字型的母片,運用攝影的原理直接放大縮小設定字級,所以筆畫反差是固定的,缺乏細膩的細節呈現。

照相打字在1980年左右從日本傳入臺灣,與中國傳入的鉛字印刷並行於市場。由於照相打字存在的時間很短,無論是中國還是臺灣,都沒有專為照相打字設計的字型,主要是沿用日本既有的漢字字版。除了鉛字印刷廠與照相打字,市場上也流行過個人的中文打字機,這種打字機的原理和鉛字印刷類似,需要挑選鑄字、安裝字盤,由於臺灣沒有系統化的研發漢字字型,常有人從日本帶鉛字回來,到萬華請師傅翻刻。1990年至2000年之間,個人電腦逐漸普及,無論是鉛字印刷還是照相打字,都迅速地隨之沒落,網路化更加速了紙媒體的衰弱,字型設計的戰場正式進入虛擬空間(如螢屏)時代。

三、數位時代:光線轉折帶來的新挑戰

虛擬空間時代,畫面成像的介質從油墨改換成光線,光線的細膩程度(即解析度)決定了設計的細節。在這個嶄新的戰場上,漢字的字型設計有兩個重點趨勢:

  • 配合解析度的不斷提高,不斷改進字型設計方式。
  • 配合多元載體、使用者需求與使用環境,開發響應式設計。

在個人電腦發展的初期,螢屏解析度低,漢字的數位化須以鉛字為藍本進行調校,在螢屏上呈現時,橫筆若是過於纖細,就會看不清楚;而筆畫曲線的細節也會因為螢屏無法表現,看起來會像是多餘的髒點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以往書法字在書寫時強調的筆觸,在螢屏上會調整成無細節的直筆畫;較細的筆畫必須在字級縮小時固定在一定的數值,以免消失或模糊。然而,隨著解析度的不斷提高,這種細筆畫的設計會導致成像過於銳利使眼睛疲勞;在數位閱讀時代中,將橫筆畫加粗的設計方式,可以提高視覺明晰度,這即是因為技術的進步,造成設計的轉變之一。

cover

以明/宋體為例,傳統鉛字的筆畫設計,在數位介面上會導致成像過於銳利,造成視覺疲勞;適當加粗橫筆筆畫加上柔和的筆畫轉折,有助提高閱讀的舒適度。

解析度困境也造成黑體大行其道。黑體在中低解析度的閱讀環境中,可讀性大大勝過紙媒體常用的明體(即宋體)。因為黑體筆畫簡潔、均勻,無論是橫筆還是豎筆,在各種解析度中都可以有很好的成像表現,黑體的設計成為字型公司最主要的工作重點。針對不同的解析度與螢屏介面,開發出相應的搭配比例,重新調整字腔、粗細、結構、筆畫曲度與細節多寡,以適應不同螢屏與使用情境的需求。

cover

同一款黑體在不同解析度下所呈現的差異。為適應不同螢屏與使用情境的需求,在低解析度的螢屏上,必須對字體做特別的設計與調校,才能呈現出較佳的顯示效果。

螢屏的解析度隨著技術突破而不斷提高,甚至漸漸超越紙面印刷,字型所能表現的細節也愈來愈精密。在解決解析度不足的問題後,重拾繁體中文明體傳統的可能性也愈來愈大,有三個原因:

  • 繁體字自唐、宋代以來,經過漫長的發展,已形成一套優美的印刷用繁體字型,比對清代武英殿(官刻)與其他經典刻本,會發現許多極為傑出的人文美感,可應用在現代繁體漢字的設計上。
  • 簡體中文的字型設計須依循中國頒布的宋體字規範,這套規範與前述的繁體漢字發展脈絡完全無關。
  • 臺灣的教育部所頒訂推行的標準宋體,採用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的角度規範字的筆畫構成,卻脫離了明清兩代發展成熟的繁體漢字脈絡。字型的設計應回歸這套脈絡,而不是脫離。

現階段,字型設計的主戰場是「響應式設計」。為了解決數位閱讀環境的許多變因,以及對眼部造成的困擾與傷害,「響應式設計」所研發的字型引擎系統,使電子裝置可以隨時依情境調整閱讀內容呈現的方式,包含尺寸、寬度、濃度、行距、造型搭配等細節,再輔以眼球習慣統合設計,運算出最適合當下情境的畫面。這些字型差異以往是由設計師依據介面需求逐步調校,但未來穿戴式裝置更普及時,這套技術可以自動、即時的產生新的字體配方,提供閱讀者更優質的閱讀體驗。目前已開發的「響應式設計」雖然仍以黑體為主角,期待未來能將繁體漢字的傳統風韻,重新呈現在數位化的超高解析螢屏環境中。
7-02

四、跨語種:各種文化不斷交流、匯集的成果

鉛字令人想起舒緩的舊日時光,以及印刷技術使字體更優美的時代。然而,無論是雕版、鉛字、照相打字還是數位化,字體的好壞,最終仍取決於設計本身,而非製造的工具。媒介是字體的舞台,技術持續在變,如何兼顧實用與美觀,是字體設計師最大的考驗。

跨語種的字型選擇已是設計師的重要課題,現代漢字的設計其實是各種文化不斷交流、匯集的成果,中西並陳的問題在現代印刷術發展之初,就已被考慮在設計之中。本文只著墨於漢字的發展脈絡,但每種語言的字體發展或多或少都有些交集,也有各自不同的背景與過程,有機會處理多國語言應用的設計師,雖然要面對更為複雜的設計議題,但也因此得以認識、學習不同的文化歷史,以及字體印刷技術的發展,其實極富挑戰、也很幸運。

7-01

──更多關於〈重塑漢字的人文風韻〉相關資訊,歡迎參閱:《circle》雜誌第七期

分享這篇好文:
circlezine

About circlezine

Circle 微誌以系統的方式,逐步介紹平面設計領域裡的分門別類,同時也延伸實驗不同的創意角度與觀點,從文字造型∕編排、品牌設計、資訊圖表、歷史沿革∕人物、數位∕動態、空間環境、影像紀錄⋯⋯等等,每期深入分析不同類別的內涵與實務應用,除了多元的視覺風格以外,內容也是可供收藏的參考工具,歡迎你加入這個圈圈,與我們分享、交流。

Post Your Though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