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期:書和閱讀的再創作──新一代電子書設計
數位科技的成熟讓電子載體發展出獨特出版模式。在多媒體魔法般的應用中,閱讀可能一一實現:個人化故事、立體場景、聲音鏈結⋯⋯。電子書已然成為設計師展現個人魔法的最佳載體,你躍躍欲試了嗎?
數位科技的成熟讓電子載體發展出獨特出版模式。在多媒體魔法般的應用中,閱讀可能一一實現:個人化故事、立體場景、聲音鏈結⋯⋯。電子書已然成為設計師展現個人魔法的最佳載體,你躍躍欲試了嗎?
好的刊物如同美味饗宴,輕食簡單、誘人,大餐豐富、滿足;如何讓讀者的腦筋大動食指,激起對知識或美感的「食慾」?這一期的circle要來分享雜誌設計的獨家配方,也同時讓大家嘗試描繪出專屬自己的口味色彩,達到另類的「飲食男女」飽足。
從喜愛手感到追求速度,數位技術的成熟,正在挑戰傳統紙本印製概念。這是一個所有設計師都要面對的大冒險:紙本細膩觸感,數位則能即時互動,我的設計理念到底要如何呈現,才能達到最好效果呢?這一回,我們透過七大特點,帶大家好好來分析紙本與數位之間,究竟應該如何取材應用!
這是追求數位迅捷的時代,卻也仍依戀紙材手感。一場跨載體應用的變化挑戰已經開始:有形與無形、動態與靜態、有聲與無聲、互動與響應……相悖者能否生成獨特,相似者如何提煉原創?該怎麼利用跨載體媒材實踐自我創意,將為設計師的數位時代作品開創新局。
品牌意識無所不在,可以是一件商品、一項服務、一個企業,甚至是一個人! 如果「你」也是一個品牌,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 、替自己設計鮮明的品牌形象、並累積永續的品牌價值呢?掌握下列的基本品牌要素,你也可以創造專屬的品牌力!
Circle滿周歲了!
本期生日慶特別加碼——設計學者王受之教授的蒞臺演講特刊,解析當代建築潮流;封面人物哈伯特 • 貝爾是將歐洲現代主義的精神傳遞至北美的重要推手,對視覺傳達的發展影響深遠,他的設計實踐提醒我們:設計師的社會角色是什麼?責任是什麼?
包裝是商品的外衣,也是我們生活上所有用到的物品最初的樣貌。從保護產品的包裝結構、運送的便利性、貨架上的吸睛度、送禮時帶給人的觀感⋯⋯,處處藏著設計人的無限巧思。
包裝設計的學問有多大?本期特別邀請水越設計引領入門,解析包裝背後的思維,從材質、造型、刀模、安全性、生產流程、視覺設計,以及人與包裝的關係、包裝與環境的關係。包裝設計不只是一門技術,更是一項藝術。
納基對文字編排和攝影的熱情,啟發了包浩斯對視覺傳達領域的重視,以攝影為主要科學紀錄表現手法,並將色彩大膽與強烈對比的字型設計,應用於海報設計上。他熱衷於結合攝影與字型設計兩種領域,期望能達成更富意涵的感受,並將此創新的視覺表現技法稱為「攝影字型」。這類不同技法的結合,可以說是包浩斯的理念「藝術與商業無疆界」具體的實踐。
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訊息圖表,網站的流量、ppt簡報、公司的報表、捷運路網圖⋯⋯,它能讓複雜的資訊變得清晰明白,不分國界、一看就懂,這麼神奇的溝通工具,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?